第六十一章 花落金滩 (第1/2页)
作为第一个全面脱贫的移民安置村,金滩村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五年来,马得福扎根基层,兢兢业业,不仅踏踏实实干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还未其他安置村开拓出了一条脱贫之路。
虽然其他村子发展的并没有金滩村这样迅猛,但得益于‘半’机械化耕种,绝大多数安置点已然能做到自给自足。
其中没办法做到自给自足的,大多都是新设立的安置村。
千万不要小看‘自给自足’四个字,自给自足意味着农民靠自己就能吃饱饭,无需政府在发放救济金,救济粮。
吊庄移民前,以一家五口人来计算,政府一年会救济两次,一次一百斤小麦,一次60块钱,虽然这个标准看似不多,但积沙成塔,放眼整个西海固地区,贫困人口高达140万。
平均一家五口,140万就是28万户,一户每年发放两次救济款,一共120块,28万户的财政支出就要三千三百多万。
如果再算上两百斤小麦,每年单纯的救济款支出就高达将近六千万。
94年,六千万,什么概念?
尤其是对于宁省地区而言,六千万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这还不包括其他地区扶贫开支。
因此,西海固地区一直背在宁省身上的巨大包袱,也是宁省扶贫攻坚的主要战场,如果能让西海固地区脱贫,宁省的贫困人口就能减少一大半。
过去五年间,玉泉营地区一共迎来了10万吊庄户,平均每年两万人。
尽管两万人和西海固地区一百多万的贫困人口相比,显得有点微不足道。
但凡是开头难,若是吊庄户们能通过移民手段来摆脱贫困,对于固守西海固地区的老百姓来说,吊庄移民绝对是一条康庄大道。
而金滩村的快速发展,无疑给吊庄移民工作打了一剂强心针!
事实证明,吊庄移民没有错,的确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之一!
正因为金滩村取得的突出成就,这一次,马得福被选为基层代表,参加了设立移民示范区讨论大会,甚至在会上他还做了一次报告。
建立移民示范区,是闽宁两省dw共同作出的决定,闽省代表团两轮数次考察,最终敲定了在玉泉营地区设立示范区。
因此,此次讨论会的级别非常之高,不仅市里、省里派了工作组,就连闽省也派出了工作组参加。
能在这种级别的会议上做报告,马得福的未来可谓是一片光明。
会后,县里的领导还专门将马得福留了一会,先是勉励了他一番,随后又告诉他,这个示范区很有可能会落在金滩村。
毕竟在玉泉营地区,再也找不出比金滩村更合适做示范区的地方。
金滩村是第一个建村,第一个自给自足,也是第一个脱贫的村子,并且金滩村各项产业还能向周边辐射,带动周边村子的发展。
作为直属领导,永宁县dw对于玉泉营地区的发展再熟悉不过。
如果玉泉营地区各个村的经济数据标在地图上,就可以发现,越是靠近金滩村的村子,收入越高,离得越远的,收入越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