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秦淮古道多故事 (第1/2页)
这往西峡的路十分的难走,一路是上坡,由于河流众多,经常要渡河,也很废时间,第二天响午才到,大家渡过鹳河,到了白羽城。
高宠一行看到了废弃的白羽城,向邓妤介绍它的历史。白羽城乃春秋时期楚国所建,是许国的国都,《左传》有记载:昭公十八年(前524年)“楚子使王子胜迁许于析,实白羽”。到了秦朝统一了中国,秦在这设析县,这白羽城就是析县的县治,但是到了南北朝时的宋朝时,那时,北魏攻下了武关,到了这白羽城,与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军队一场大战,南朝失败,北魏国直打到了长江边上,白羽城由于战后破坏极重,被废弃了。后来北魏军退走,南朝另择址重建县城,就建在了鹳河边上。
过了白羽城就进入了秦岭山脉。
高宠对邓妤说:
“邓妤啊,我们现在踏入的山你可要记住,这就是秦岭,他与南阳之东的淮河是两个重要的地理概念。这秦岭因为在关中之南,也叫南山,是我华夏文明的龙脉所在。秦岭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西起甘肃南部,经陕西南部到河南西部,主体位于陕西省南部与四川省北部交界处,呈东西走向,长约3000里。为黄河支流渭河与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水的分水岭。秦岭—淮河是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山高1000丈。北侧断层陷落。山体雄伟,势如屏壁。《史记》中说:“秦岭天下之大阻也。”因此,它有“九州之险”的称号。
秦岭与淮河是中国的南北方的地理和气候分界线。一月份中国0℃等温线,你看这个时候北方的河流要结冰,而南方的河流很少结冰,所以也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有些概念你还是不很清楚,但你记住就是了。这也是区分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和二尺五分(800毫米)等降水线,因为这个降水量和温度的关系它成了南方水田与北方旱地分界线,你知道这淮河之南与淮河之北所种的作物不一样你就知道了。所以秦岭是中国的重要地理标志,也是华夏文明的龙脉。”
路上走了两天,第三天下午,原派回去的部分人员也骑马追了上来,残阳夕照,高宠一行来到了关中四大名关之一武关。但见谷涧若线,两岸崖壁如削,峡谷之上,一古塞周匝三里,关门紧闭,门额“武关”二字高悬。武关河清流白水生寒,绕门而过。
武关位于丹凤县东武关河的北岸,与函谷关(或现潼关),萧关,大散关成为“秦之四塞”。武关历史悠久,远在春秋时即以建置,名曰“少习关”,战国时改为“武关”。关城建立在峡谷间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习山,南濒险要。关城周长三里,城墙用土筑,略成方形。东西各开一门,以砖石包砌卷洞。西门上有“三秦要塞”四字,东门有“武关”二字,内门额上有“古少习关”四字。关西地势较为平坦,唯出关东行,延山腰盘曲而过,崖高谷深,狭窄难行,因此武关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在武关河南岸,高宠问邓妤:“你可知道唐朝李涉的《再宿武关》?”
“这我知道:‘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邓妤轻吟。她的声音非常动听,这也是高宠逐渐喜欢与邓妤说话或者说听邓妤说话的原因之一。高宠记得的诗词不多,能记住这首词是因为1956年,全国16省(市)在武关召开了核桃现场会,会上周恩来总理亲笔签名为武关镇颁发奖状,太祖曾作了“商洛专区每户种一升核桃”的批示。其后,又亲笔手书《再宿武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