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九十六章 华夏特色铅钡玻璃体系 (第2/2页)
......
棺内紧贴着棺底的琉璃玉片,虽然很难提取,而且靠近脚下的那一片,还已经腐朽成白色的烂泥了。
但是再困难的事情,也难不倒考古人员。
虽然整体的提取
,暂时被搁置了。
但是提取一小块,进行科研还是没问题的。
在孔建文的指导下,陈翰从琉璃玉席的头部,提取了一块已经被压碎了的琉璃玉片。
这块琉璃玉片被压碎成了两半。
从其中拿出一半后,陈翰就跟着孔建文,来到了考古基地三楼的一间特殊实验室。
在实验室内,来自首都科技大学的副教授,知名冶金考古领域专家管少凡先生,早就已经在此等候多时。
在陈翰与孔建文送上这块琉璃玉片的时候,管少凡的表情是惊喜的。
因为这块样品,真的很漂亮。
被清理干净的样品晶莹剔透,非常好看,看起来很像是玉片。
「如果你们不说,一打眼,我还以为这是一块玉片呢!」
管少凡一边笑着夸赞着这公元前的琉璃制作工艺,一边将这块样品,置于便携式显微镜下。
果然。
样品在显微镜下呈现出来的超微形态,显现出的并不是玉的特质。
为了确定到底这是一块什么成分的琉璃片。
很快,管少凡就用电子探针检测仪,再进行了一次测试。
用到电子探针,那样品的具体成分,就一目了然了。
这块琉璃片的铅钡成分非常高。
铅和钡,就是组成这块琉璃片的主要成分。
这显然很符合,华夏古代比较常见的,具有华夏文化和科学特色的铅钡玻璃体系!
也就是,琉璃!
琉璃和玻璃虽然看着像。
但是实际上两者的成分是不同的。
琉璃中含有析晶,而有析晶之后,就会导致其透明性,不如玻璃好。
但是这并非是一件坏事。
因为琉璃里含有的晶体很多,那就能呈现出很多艳丽好看的颜色。
较为常见的就是绿色、青色、红色的琉璃。
这是玻璃所无法做到的。
玻璃主要是透明度,就算是有色玻璃,也依旧是透明的,只是在透明的情况下,再增加一些颜色而已。
常见的比如啤酒常用的那种大绿棒子。
虽然是绿色的,但是实际上也还是透明的,能够透过瓶身看到后面的景象。
但是琉璃不同。
琉璃瓦,肉眼看的话,是不透明的。
但是琉璃却能够透光,虽然透光性没有玻璃那么好,但是也很不错了。
在14-15世纪的时候,很多西方的教堂,实际上就用了华夏人的铅钡玻璃,也就是琉璃,拿来打造教堂的窗户。
这样从外面看不到教堂里的情况,但是光却能够穿过琉璃照进来。
这很有神学的感觉。
毕竟西方人的传说里,光辉,光芒和神多少沾点。
而不透明却可以透光的琉璃,能够放大「光」的神奇,自然也受到神学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