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二章 崇祯皇帝还是对藩王下手了 (第1/2页)
这就是战争后遗症。
崇祯皇帝为了抵御鞑子的南下,做了很多准备。
而这个准备,其实是建立在牺牲百姓们的条件下进行的。
毕竟以现在的大明真实情况来看,干旱了差不多六七年的时间。
虽然各地的旱情都已经缓解了。
特别是南方,雨水还算是充足,有了高产农物,再加上红薯和土豆等农物的推广。
还有以前在崇祯皇帝的命令下,由洪承畴、孙传庭、杨嗣昌等人主持的北民南迁计划,也得以实施。
他们在江南之地开垦了不少的田地,养活了自己的同时,也有不少的粮食。
能够收上来,然后支援河南、山西、河北等旱灾比较严重的地方。
要不然,这许昌城外,怕是就没有粥棚的存在了。
而这一次。
在成功打退了鞑子之后。
崇祯皇帝就立即利用自己的声望,开始了大明的第一次航海。
总的来说,这一次,还算是非常成功的。
毕竟崇祯三年初。
在楚风的指点之下,崇祯皇帝承认了郑芝龙合法的海商地位。
如今因为郑芝龙捐赠了不少的钱财,外加不少的红夷炮。
崇祯皇帝已经加封郑芝龙为定南公。
表示有郑芝龙在南海之地,大明的南海便是一片太平之地。
有了崇祯皇帝这个官方的支持。
郑芝龙便大张旗鼓,吸引了南方不少的商贾投资。
上一次,打败了荷兰的海商之后,郑芝龙在南洋之地,那就是霸主之一。
而这一次,在楚风给出了帆船和龙舟等船只的技术图。
曹化淳、郑家这两个最大的船队,横行在南洋之地,吸引了南洋和西洋海商的目光。
他们意识到,在东方也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度。
曹化淳和郑芝龙带回来的粮食,大部分都用在了赈灾上面。
还有一部分。
自然是作为养活驻扎在各地总兵的军粮,好让这些将士们,在剿匪的时候。
不至于连口吃的都没有。
“王爷,这好话,某也说了,剩下的,就看王爷你自己的选择。”
洪承畴从天津卫来到了河南之地。
因为当初反贼在河南之地肆掠之后,对这里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而如今因为北拒鞑子之战,让这些百姓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
如此情况之下。
崇祯皇帝启用洪承畴为巡抚,代替天子巡视河南之地。
孙承宗在河北。
这里有着京师之地,以孙承宗的威望和声誉,才可以镇住京师之地的其他官宦之家。
孙传庭去了山西,这里他也是比较熟悉。
山西之地有着很多石炭矿,这些石炭如今也已经成为那些贵勋和官宦之家取暖的重要保证。
而矿产多了。
这里的矛盾也比较多。
大部分的矿,是由朝廷开办。
但是这个钱。
并不能完全就进入崇祯皇帝的腰包。
这也是楚风突然查到的一个信息。
便告诉了崇祯皇帝,这些石炭矿,乃是皇帝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私人开采,那就是违法。
他们会雇佣很多农夫去开采,根本就是那种不顾人命,压榨民夫的只看重利益的商贾。
所以在趁着山西之地出现了乱子的时候。
直接带着人。
从南到北,清理一边。
这样一来。
大明的内地才会慢慢地安稳下来。
没有了功高盖主的疑心,也没有了不相信孙传庭、洪承畴这些官员的疑心的崇祯皇帝,这魄力和手段,也都用在了正道上面。
就像是现在的洪承畴。
他都敢和大明的这些藩王掰手腕。
特别是河南之地。
是大明藩王最为密集的地区,差不多十一个藩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