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关危机 (第1/2页)
随着唐纳德麦克林在锡兰的动作,其事迹也从锡兰传播到了印度本土,当然这是在某些人的推波助澜之下,塑造了唐纳德麦克林英勇果敢的形象。
事情很简单,英雄谁爱当就去当,英属印度的公务员对当英雄不感兴趣,只对钱感兴趣。
而印度教寺庙当中,能够和神灵妻子交流的,肯定不是低种姓的人,能做高级僧侣或者是长老,肯定都是婆罗门。
这些婆罗门倒不是个顶个的有钱,但在印度教体系当中地位就摆在那。
虽然最高法院并没有要大动干戈的意思,只是希望能够找个机会搞钱。可就算是如此这也是得罪人的事,得罪的还是婆罗门阶层。
所以不管是克拉克还是艾伦威尔逊都认为,这件事最好是和英属印度总督府无关,至少表面上无关,而是让锡兰的风波顺势吹到英属印度,随后给寺庙当中的婆罗门长老一个自罚三杯的机会,司法官员捞够了钱,这件事也就过去了。
剩下的事情和英属印度无关,拍摄记录电影的主要目的,其实并不是给印度人看的。后世BBC制作的纪录片,最终也被印度政府禁播了。
这部电影的主要目的,其实是给其他英属殖民地看的,煽动谴责至少是鄙视印度教和印度裔的情绪,遏制印度裔在其他殖民地的影响力扩大。
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不管怎么样,这个时代的印度确实比被常公祸祸够呛的中国硬件上强大太多了,一旦次大陆脱离大英帝国的掌控,说不定就会引起示范效应。
要知道,印度独立后继承了英国在南亚的大部分势力和领土,是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耕地面积世界排名第二,煤铁等资源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同时,作为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拥有了较强的工业基础,印度的钢铁、纺织等工业非常发达,印度的工业品产量在亚洲首屈一指,现在日本已经被摧毁,印度可以称得上是亚洲第一工业强国。
印度的钢产量是常公领导的国家十倍,工人数量也是其六倍,其经济总量是两倍。
再后来,印度联合印尼、埃及等国家发起了不结盟运动,世界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加入了这个组织。作为发起者的印度俨然以不结盟运动的老大自居,认为自己是第三世界的领导者。
削弱印度这件事,艾伦威尔逊不管办法有用没用,有用的大还是不大,根本就不在乎,想起来什么就实行什么,拿出来一百种办法,哪怕就奏效十种也行。
当然这个前提是建立大英帝国可以受益的基础上,如果英国不能受益,他是不会对印度怎么样的,而削弱印度教就能让大英帝国受益,最直接的一点,马来亚也有泰米尔人的社区。
在艾伦威尔逊的设想当中,英属马来亚有两个族群就够了,并不需要玩三国演义,所以印度裔泰米尔族群,在英属马来亚是没有角色的。
出于这个原因,印度圣女群体秉承着公开公正的原则,出现在了英国本土的报纸上。印度事务大臣,佩西克-劳伦斯勋爵刚刚踩上本土的土地,就眼见关于印度教圣女的新闻,已经席卷了本土。
老牌帝国主义的公民,只知道英属印度是大英帝国的重要殖民地,却不知道那里竟然还流传着如此令人愤慨的习俗,佩西克-劳伦斯勋爵还长期以保障妇女权益自居。
而佩西克-劳伦斯勋爵现在则是印度事务大臣,一个长期以来以保障妇女权益面目出现的大臣,管理的英属印度却出现了这样骇人听闻的事情,刚刚回到本土,还没有和首相见上一面表功的佩西克-劳伦斯勋爵,首先面临的是一场公关危机几乎近在眼前。
这是非常伤害人设的公关危机,发生的时候他还在海上飘着。
他很想要解释,英属锡兰并不是英属印度,可转念一想英属锡兰是皇室领地,这样有推卸责任的嫌疑,而且宗教叫印度教,很难说和英属印度没有关系。
但作为一个政治家,面临汹涌的公关危机,佩西克-劳伦斯还是从对唐纳德麦克林表达赞赏的报纸上,找到了解决危机的办法,来为自己辩护。
马上佩西克-劳伦斯就接受了英国广播电台BBC的电台访问,主持人诺曼贝克代表BBC对佩西克-劳伦斯进行了专访。
诺曼贝克其实对这一次的专访非常期待,最近一年英属印度突然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当中,当然是以负面印象出现的,不知不觉之间,伦敦的公民对这一块帝国明珠的好奇心,也随着报道的增多而水涨船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